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环境保护,老师讲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是中国梦的体现,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现在我想结合亲身经历讨论一下我对中国梦以及环境保护的理解。首先给大家讲一个身边的故事。前一阵收到一封澳大利亚的朋友发来的邮件。他向我描述了他在墨尔本参加一次游行的盛况—为呼吁大家关注气候变化,3万人走上街头,老人,小孩以及不同种族的人。他说他很高兴听到中国限制煤的进口来治理空气污染。这位朋友不是政治家,不是慈善家,也不是公务员,只是一位住在远郊的普通公民。中国限制煤的进口对他来说不是电视上播报的新闻,听完就忘了,而是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他参与游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呼吁大家共同努力。这种志气用中国的古话讲,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而看看我们国内的情况,我们都知道环境污染严重,雾霾对人体健康有害。我们也恐慌,但我们采取了实质性的行动吗?除了雾霾天少出门,出门戴口罩,我们为治理雾霾做过什么?社会舆论向政府施压,把治理环境污染的包袱甩给相关部门和专家。每天关注PM2.5的指数,埋怨政府没有采取行动,执行力度差。更多的工厂被关闭,被整治,收效甚微,我们有没有反省自己的行为?拿一件小事来说,夜晚在教室上自习可以看到,每间教室零零散散坐了几个人,但每间教室都是灯火通明,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都知道聚沙成塔,积少成多,但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这成就“多”的“少”。环境污染的责任不该归结给某些工厂,某个部门,如果想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就应该自己去争取,而我们所要实现的打造美好环境的梦想,正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我们每天用手机看各种新闻,娱乐,体育,经济,科技……把新鲜有趣的信息保留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的确见识广,但我们也见识浅。我们不清楚出台的政策,不了解政治的局势,不关注民生的发展。在商品经济的时代中长大,我们没忍受过饥寒,没经历过战乱,安逸的环境,富足的物质,造就了贫瘠的精神。“90后是缺少梦想和信仰的”,作为90后的大学生,我们不想也不能被贴上“无斗志,无动力”的标签。我们要以自己的行动向社会证明,90后也是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胸怀中国梦的新青年。
提及中国梦,我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勤俭节约,这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勤奋,俭省,是一种修养,也是物质社会难得的一种素质。勤奋是态度,俭省是修为,而节约就是利己利他的行动了。勤俭节约似乎与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无关,但从提高自身做起,一步一步实现自我的价值,自然而然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也会实现。
历经5000年历史洗礼的中华名族是不缺中国梦的,不同时代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中国梦,封建王朝的中国梦是国泰民安,抗战时期的中国梦是驱除鞑虏,内乱时期的中国梦是建立新中国。如今,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就是实现了中国梦。
外语学院 张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