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党校简介
党校动态
干部培训
党员培训
入党培训
优秀楷模
学习园地
网上报名
干部在线学习
留言簿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关键词: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管理制度     
上级文件     
管理细则     
培训信息     
教师介绍     
书目推荐     
预备党员     
党员教育     
支部书记     
初级班     
提高班     
优秀楷模     
知识手册     
理论专题     
答疑解惑     

优秀讨论稿—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
发布时间: 2014-11-17 12:00:00 被阅览数: 次 来源: 党校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7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是,我们这一代人不仅仅是要发展,而且是要全面、良好、快速地发展,要能留下充足的资源、空间供给我们的后人发展。上世纪以来,全世界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许多城市的发展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造成的后果难以估量。人类在经过漫长的成长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也随之而来,如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性的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焦点问题。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是无法比较的,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以我生活中的事情来说,我的家乡广西南宁,因植被丰富、四季常青、诗情画意,而被中外游人盛誉为中国的“绿都”,有“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誉。自2004年起由中国和东盟10国主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后,南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楼房、道路建设步伐迅速加快,还在今年承办了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正因城市化进程迅猛,南宁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借由主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风,近几年有多家大型企业进驻南宁开设工厂园区,尽管政府已制定有相关政策约束其生产行为,但由于监控不利等多重因素,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还是给南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2012年以前极少出现的严重雾霾在这两年开始出现,且出现频率逐渐升高。城市主干道旁的绿化树木也因拓宽道路、修建轻轨等原因被移除。“绿城”,在慢慢褪去绿色。我不得不痛心地承认,我的家乡确实为了发展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而就全国而言,由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老环境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出现,环境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性特点,增加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土壤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和生存面临挑战,地表森林面积锐减,日益恶化的化学污染、空气污染和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是我国环境被破坏的突出表现的几个方面。下面,我着重说一下关于水资源污染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地下水资源污染十分严重,呈现出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由污染造成的缺水城市和地区日益增多。同时,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一百多个。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已形成了跨冀、京、津、鲁的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有近七万平方千米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全国有四十六个城市由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而发生了地面沉降,其中沉降中心累计最大沉降量超过二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

地下水资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资源,也是地表水的战略性后备经济资源,是宝贵财富,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以及地下采矿疏干排水,地下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威胁人类生存的程度。“两会”期间很多政协委员提出,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我国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 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 我国的地下水污染开始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漫延的趋势。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水质下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讲,地下水资源几乎是不可修复的,即使水循环能够缓解一部分的污染问题,这也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刻不容缓,在有关法律、法规没有完善之前,应当要求各地限期完成地下水资源利用保护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的独特优势,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做法,我觉得应有以下几点:

一、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目标、措施落实到到国家与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各个方面,从规划源头保护环境。

二、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十八大报告指出“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充分运用经济、法律、科技、教育和宣传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护环境。

四、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十八大报告强调“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五、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力度。

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十八大报告指出“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充分运用经济、法律、科技、教育和宣传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护环境。

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改善环境质量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工学院 陆浣绫

 


上两条同类新闻:

后台管理